本日議題(T10): 立體科技經濟外交?
一、臺灣的外交簡史?
(1)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,才有國與國間的外交,及總統等選舉。 (2) 托冷戰的福氣,臺灣曾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23年,乃是外交的鼎盛期。 (3) 71年退出聯合國,79年與美斷交,外交從此節節敗退。 (4) 在漢賊不兩立的思維下,兩岸互不相承認,且展開古今未有的外交國爭奪戰。 (5) 在民主多數決觀念下,喪失中國代表權。目前只剩22個邦交國,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。友邦當珍惜,但不必太在意。
二、立體科技經濟外交? (另類思維、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)
(1) 如H7T1T9所述,人類面臨存亡關鍵,若能覺醒團結起來,共同研發立體科技,不難化災劫建大同。故可由臺灣先做先贏,實驗人類新文化新體制,成功之後再配合外交單位,複製大同均富社會等理想於需求國。
(2) 臺灣地靈人傑,僅憑各自研發,已能使電子電器醫學農業等,接近歐美日的水平,更有不少學子在國際科技比賽中奪魁,若能藉立體理學,整合人民腦能共同研發,則臺灣可成上游科技國家,外交自然無往而不利。
(3) 由政府開特定科技議題,獎勵人民集思廣益,共同研發生產銷售並分享成果。他國人民提供有用的idea,照樣公平發給獎金,則臺灣可因應宇宙還原進化需求,逐步整合人類腦能共同研發,成世界研發中心。
(4)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,內政是外交的基礎,臺灣地小民寡,惟有善用人民的靈活思維,促成全民覺醒組合,共同研發採購銷售消費,成為科技經濟文化的大國,才能有效突破外交困境,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。
(5) 外交就是做朋友,駐外單位應配合安排對口單位,譬如各縣市鄉鎮農會,應至少選擇一友邦或大國之州省,為研究合作對象,以利深入了解,促進經濟文化與科學的交流,發掘與運用人才資源商機,俾利人利己。
(6) 透過知識智慧經濟、全民福利企業、及民族再升共同基金會等,協助各國解缺解困,逐步整合人類企業科技成一體,如同方舟法船,使各國各人就定位,發揮本職特長,以利調衡生態於完整,乃是臺灣外交的本職。
(7) 駐外單位應盡可能為本國商旅僑民企業服務,並協助友邦人民提升,共勉實踐人類本職。鼓勵駐外單位自立運營,一切運作皆以成本效益計算,猶如事業部之分紅,駐外人員可獲取業績獎金,不貪污也能升官發財。
(8) 總之,保持相對知識和科技的現狀,外交經濟將難免受到擠壓。若能承擔大同本職,全民覺醒共同研發採購銷售消費,成為立體科技經濟文化的超級大國,臺灣將廣受各國人民歡迎,成為世界和平使者及公道伯。
註: (1)至(8)項,由臺灣大同會提供,請參考全民民主政制。
(贊同請按讚)
三、網友看法 (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)
(1) 基於宇宙人類一體之思維,人類皆為天地所生之子,五湖四海本一家,除同文同種的大陸以外,對其他各人種,也當視如兄弟姊妹,樂於助人,八面玲瓏,與各國保持友好關係,發揮臺灣的世界性客觀性..........林道中
(2) 臺灣國小民寡,各國較無顧忌,若能以無為的外交方式,將所獲利潤回饋於友邦,以協助其人民再升,落實大同均富社會,合而設世界大同聯合國於臺灣,不受北京管轄,豈非可以永久自立自主,成世界龍珠?......林道中
(3)....................您有何看法?
*並請留姓名或假名,以利知人識人。
四、綜合結論 (整合前述思維,成全方位的真實物理)綜合結論必須客觀實際,有活性立體數理、華字解碼、及人體和萬象的物理等印證,36角度對照無有誤差,始能稱為真實物理。
|
以另類思維特長,補個體思想的不足,化災厄建大同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